0

龙且(秦汉之际楚军将领)

龙且(jū)(?—公元前203年),在部分文献中又记作“龙苴”“龙沮”。是秦汉之际楚国将领,起初隶属项梁,任职司马,项梁战死后,归属项羽

楚汉战争中,刘邦派遣韩信攻取齐地,龙且项羽之命前往救援,与韩信军隔着潍水对阵。韩信用沙袋堵塞潍水上游,引兵入河,龙且率军出击,到达河中,韩信命军队速退,同时在上游决堤放水,尽淹楚军,最终龙且在败阵中被杀。

全 名:龙且
别 名:龙苴,龙沮
所处时代:秦朝西楚
民族族群:华夏族
逝世日期:公元前 203年
身 份:楚国将领
官 职:司马→裨将
评 价:骨鲠之臣

人物生平

东阿破秦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攻杀齐王田儋、魏王魏咎,齐王之弟田荣、魏王之弟魏豹皆退守东阿县,被秦国军队追击包围。其后项梁率领楚军北上救援,龙且时任司马,与项梁、田荣在东阿城下大破章邯的部队。

定陶抗汉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汉王刘邦平定三秦,东出函谷关,收服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卬等诸侯王,又号召齐国赵国一同进攻西楚西楚宗族将领项佗曾任职魏国的国相,龙且与魏相项佗率领楚国军队,与汉将曹参灌婴在定陶县开战。曹参灌婴在定陶县南部击败龙且、项佗的部队。其后汉军攻入西楚首都彭城。西楚霸王项羽于是从齐国回师,在彭城大败汉军。

平定九江

项羽在攻打齐国时,曾向九江国征兵。九江王英布称病不去,只派了将领率领几千人前往。等到刘邦攻下了彭城,九江王英布又声称有病不去帮助楚国,项羽因此怨恨英布,派使者指责英布,并要召见他,英布感到害怕而不敢去。项羽因为北方有齐国、赵国的忧虑,西方有汉王刘邦为患,而自己的盟友只剩下九江王一个,所以没有发兵攻打英布。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九江王英布被汉王使者随何策反,项羽于是派出项声、龙且前去攻打九江王国,几个月后龙且率军击败英布,平定淮南地区,英布走小路与随何投奔汉王刘邦。

遭主疑忌

汉三年四月(公元前204年5月17日至6月15日期间),西楚军队将汉王刘邦围困在荥阳,并切断了汉军的粮道。刘邦求和,西楚历阳侯范增力谏项羽不要和谈。陈平向刘邦献计说:“项王身边的骨鲠之臣,只有范增、钟离眜、龙且、周殷几个人,如果大王能用几万斤黄金买通说客,去离间他们的君臣关系,再出兵攻打,项王必败。”刘邦于是拨发四万斤黄金给陈平调度,在楚军内部释放流言,声称项羽麾下几位主将多次立有大功却没被封王,将领们心怀不满都想联汉反楚,分王其地,项羽果然对几位主将产生了猜忌。

荥成之争

在汉左丞相韩信破赵灭代期间,汉王刘邦与楚军也在荥阳、成皋一带相持。在这期间,靳歙随从刘邦拿下赵国邺城、朝歌、邯郸等多个城邑,击破赵国军队。汉军返回敖仓后,旋即在成皋南击败项羽的军队,靳歙断绝楚军从荥阳至襄邑的粮道。傅宽随同刘邦追击项羽的部将项冠、周兰、龙且等人,傅宽所统率的士卒在敖仓山下斩获敌方骑将一人。灌婴奉刘邦诏令独自领军袭击楚军的后方,断绝了楚军从阳武到襄邑的粮道。在鲁县城下,灌婴、靳歙击败项羽将领项冠的军队,灌婴麾下的将士们斩杀楚军的右司马、骑将各一人。靳歙夺取了东至缯县、郯县、下邳县,南至蕲县、竹县的大片土地。

潍水阵亡

彭越在魏地流窜,断绝楚军粮饷,韩信攻破齐国。项羽让项佗担任大将、周兰担任亚将,龙且担任裨将,出兵去救援齐国。楚军对外号称兵力二十万。

龙且与齐王田广合兵一处,与韩信战斗,还没开打。有人劝谏龙且说:“汉军士兵远距离征战,穷追不舍久经战阵,士气锐利不可阻挡,齐国、楚国的士卒都是在自己身居的乡土打仗,军队容易开小差退散。不如加固城墙防守,让齐王田广派他的亲信臣子去号召那些已经投降的城邑,那些城邑听说齐王还活着,楚军又来救援,一定会反击汉军。汉军跨越两千里而客居齐地,齐地之城都反抗他们,他们势必没办法取得军粮,那么就可以不战而胜了。”

龙且说:“我一向了解韩信的为人,他很容易对付的。向漂洗的大娘蹭吃蹭喝,没有养活自身的本事,钻别人胯下而受辱,没有打赢别人的胆量,我们没必要害怕他。况且来救援齐国却让齐人自己得胜,那我有什么功劳?现在打赢韩信,还能占得齐国一半的地盘,怎么能停下来!”

于是开战,龙且和韩信两军隔着潍水列阵。韩信在晚上令人制作一万多个囊袋,装满沙子用来堵住潍水上游,领着军队进入潍水河道中央,攻打龙且,假装打不赢,撤退逃走。龙且果然大喜,说:“我就知道韩信胆小!”于是领头追击蹚过潍水,韩信派人拆掉堵塞的沙囊,河水暴涨而来。龙且的后续部队大半过不来,韩信迅速下令袭击楚军,杀死龙且。在潍水东侧那头的部队于是溃散逃走,齐王田广也撤军逃掉。韩信追击败军到达城阳,俘虏田广。楚国残余士卒都投降,于是平定了齐地。

汉将曹参、灌婴也随同韩信参与了在高密县潍水流域的这场战斗,击败楚将留公旋,麾下士卒斩杀龙且,并俘虏了楚军亚将周兰。

其他参与此战的汉军将士有:丁礼、丁复、蔡寅、吕马童、王周(王虞人)

龙且之死在汉四年十一月(公元前204年12月10日至前203年1月8日期间)。

人物评价

  • 陈平:“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眜、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 胡应麟:“章邯,白起之亚也,衄于羽而名弗称;龙且,黥布之徒也,灭于信而勋弗立。楚之可当一面者且耳,破九江、救田横,他弗任也,且死潍水,羽始大惧,遣人说信,及越反梁无可使者,自往击之,卒失成皋,楚以亡。故吾尝谓增去而楚无大臣,且没而楚无善将,难为碌碌道也。”

轶事典故

龙且城

①亦作龙沮城,地名,即今江苏省灌云县西北龙苴镇。《资治通鉴》:南朝宋泰豫元年(公元472年),以垣崇祖行徐州事,“徙戍龙沮”,即此。梁武帝时置县,为东彭城郡治。东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又为海州治,北齐县废。《元和郡县图志·朐山县》:“龙且故城在县南六十里。”

②在今山东无棣县北二十里。《读史方舆纪要》卷31海丰县“广武城”条下:“县北二十里有龙且城。其地高耸,形势屹然。”

③龙且城,即古高密城。又名城阴城。在今山东高密市西南四十里前田庄。《元和郡县图志·高密县》:龙且城“楚将龙且所筑也”。

相关考辨

项氏副手

在史书记载中,龙且经常是以项氏宗亲将领的左右手的身份外出征战。如定陶之战随同的是项佗;平定九江时龙且所伴随的是项声;在荥阳、成皋对峙期间随从的是项冠;而最后在救齐一役中,楚军的大将是项佗,亚将是周兰,龙且仅仅是裨将。

这也从侧面验证了陈平关于“项羽不能信任外人,所宠信都是项氏宗族和妻家兄弟”的说法。

身死辨析

在史书记载中,“杀龙且”者有:丁礼、丁复;“斩龙且”者有:曹参、灌婴;“破杀龙且”者:韩信。

韩信是战役总指挥,右丞相曹参、御史大夫灌婴都明确隶属于相国韩信,按资历少壮派灌婴的职属又在曹参之下。以曹参、灌婴二人军功记录为例,曹参“虏其将军周兰”,灌婴“身生得亚将周兰”,二人同场战役有战功交集,换算功劳时,曹参是指挥部队俘虏周兰有功,而灌婴则是身在前线亲手俘获周兰有功,部下有功上级亦有指挥之功。

《史记》中丁复的战功为“杀龙且彭城”,仅此一处将杀龙且与彭城两场战役混为一谈,对比其余参战众将的战例,蔡寅则为“破龙且及彭城”,丁复的《史记》记载应缺漏“及”字,在《汉书》中丁复的战功可句读为“破龙且、彭城”,当取汉书记载。故丁复与蔡寅、吕马童、王虞人等都只参与了“击/破龙且”的战斗,非“杀龙且”者。

那么仅剩的前线“杀龙且”者只有丁礼一人,因丁礼明确隶属于灌婴麾下,所以在潍水之战中,前线战士丁礼“杀龙且”,直属领导灌婴、中层领导曹参也有指挥“斩龙且”之功,最高指挥官韩信有“破杀龙且”之功,其余将士有参与击破之功。

战法质疑

清朝湘军统帅曾国藩对潍水之战的具体过程提出质疑,认为韩信用沙袋堵水的方法不可信,其论辩如下:

“《史记》叙述韩信攻魏豹,是以木罐渡的军队,攻龙且,是以袋子装沙堵的水。我私下曾经怀疑,魏豹以大将柏直抵挡韩信,以骑将冯敬抵挡灌婴,以步将项它抵挡曹参,如此两军的人数,恐怕也各自不下万人,然而木罐能渡多少人?最多不过二三百人,难道能够取得胜利?沙袋堵水,下面可以渗漏,旁边可以横溢,若不是严谨施工,绝不能筑成大堤堵水,使得下游最终绝流。如果是大河大潮,那么堵住固然艰难,然而开通也是不容易。倘若是小港小流,易堵易通,那么开通后未必就不能涉渡。这两方面按理说,都不可信。叙述兵事的书,没有比《史记》更好的,太史公叙述兵事的文章,没有比淮阴侯的传记更详细的,但它的不足为据竟到这地步!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君子作事,既要征验各种古籍,又要询问其他人,但是还要必须慎思而明辨,或许不至于冒昧从事。”

后世纪念

传说的山东省潍坊市的龙且冢,实为汉代高密王刘弘的子嗣墓。

据《康熙海州志·杂志·丘墓》:“龙苴王墓,在新坝。”(即今连云港市海州区新坝镇)。俗呼为龙苴王墓。《康熙海州志·词翰》收录明经周士高《过龙苴王墓》一首:

当年卜葬必高岗,百世行人尚曰王。
玉简金泥沉海浪,孰从乱石辨嵩邙。

今连云港市灌云县龙苴镇,近郊有龙苴古城遗址,传为龙且所筑。

史料记载

  •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秦楚之际月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曹相国世家》《陈丞相世家》《黥布列传》《淮阴侯列传》《田儋列传》《樊郦滕灌列传》《傅靳蒯成列传》
  •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上》《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异姓诸侯王表》《陈胜项籍传》《魏豹田儋韩王信传》《韩彭英卢吴传》《萧何曹参传》《张陈王周传》《樊郦滕灌傅靳周传》《蒯伍江息夫传》
  • 东汉]荀悦·【前汉纪】:《高祖皇帝纪卷第二》《高祖皇帝纪卷第三》
  •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十·汉纪二》
  • 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卷第二》
--
龙且的历史故事
    数据加载中,请稍后...
文言迷 - Wenyanmi.com

Copyright © 48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十八史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2001862号-1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