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王震将军手里的这个神秘武器,曾令日军闻风丧胆

四十八史
2019/06/30 11:58

抗日战争中,土八路善用手榴弹是出名的,连《铁道游击队》里面都要给芳林嫂带上一个砸老松岗。可真正在战斗中,土八路的手榴弹却是经常出毛病的,并不那么好使。

美国记者拍摄的三五九旅旅长王震,这位后来的国家副主席手持一枚德式M-24手榴弹

1939年9月下旬,日军独立混成第八旅团突袭晋察冀三分区熊伯韬的老巢陈庄,不料正碰上来此视察的贺龙,偷袭迅速变成了硬碰硬的万军大战。打到28日,八路军兵力已经增至六个主力团外加120师师部和358旅旅部直属部队,日军不支败退,被八路军包围于青阳山一带。敌指挥官水原义重少将迅速在坡门口、高阳庄、冯沟里三村构筑工事,形成犄角之势组织防御。当晚八路军发起总攻,七点钟攻占高阳庄,而另外两个团的八路军也攻入了坡门口和冯沟里两村,眼看胜利在望。

不料,转瞬间两个团的八路又让日军从村子里给赶了出来!第二天,日军飞机前来空投,独立混成第八旅团又多撑了一天多。

这什么鬼子啊,垂死挣扎有这么大劲儿?真实的原因是土八路的主要武器 – 手榴弹出了问题。原来,攻入敌军村落的这两个团来自冀中,是因大雨泛滥而“避难”到三分区的,因此有缘参加了这次陈庄大战。部队是老部队,战斗力也不错,但部队通过泛滥区的时候所携带的手榴弹多半受潮,打起仗来十发九不响,进村用这个近战,招架不住日本鬼子乱扔四十八瓣手榴弹的垂死反击。

抗战中鬼子用的手榴弹就是这位民兵同志腰间的九七式破片手榴弹

它的主体是一个有凹沟的,在爆炸时会散出尖锐破片的“柠檬形”分段弹身,质量精良,土八路同志缴获了也很爱用。然而,土八路自己的手榴弹,一直差强人意。

这不是我说的,您看《亮剑》一书中李团长云龙兄对于这种手榴弹又爱又恨的纠结就可见一斑了。

李云龙已和张部长纠缠了两个多小时了,不为别的,就是想多弄点“边区造”手榴弹。这是八路军太行兵工厂的土产。平心而论,李云龙一点儿也不认为这种土造手榴弹有什么好,比起日军的那种柠檬式手榴弹差得太远啦,“边区造”的铸铁弹体质量太差,爆炸后有时只炸成两半,弹片的杀伤效果极糟糕,这种玩艺儿在战斗中常耽误事。可话又说回来了,就这种“边区造”也不可能敞开了供应部队,用李云龙的话说:能拔脓就是好膏药,有总比没有强。

土八路的手榴弹质量差,原因一是炸药质量较差,二是制造工艺差。

国民党军也大量使用

顺便说一句,国共双方都喜欢玩手榴弹,通常会自制一些好用的携行装具,显得对这种兵器颇为珍惜。

不过,从保留下来的实物看,土八路的手榴弹质量的确不佳。

土八路的手榴弹也有造得很标准的,所以我最初的推测是那些歪瓜裂枣的手榴弹,一定是给民兵等辅助部队使用的,较标准的,则是给正规部队用的。

不过,很快发现并非如此,因为正规军的手榴弹,也会夹着两个“冻梨”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直到被八路军营救的英国专家林迈可所保留照片被发表,才让人弄清了原因。

林迈可在敌后根据地拍摄了不少照片,这张照片开始人们没有明白其内容

仔细看后才明白,这一个八路军战士就是一个兵工厂!他正在用翻砂法制造手榴弹,一个砂箱可以造四枚,照这个效率,他一个人满足一个连八路军的装备需求不在话下。

翻砂铸造是一种简便的金属加工手段,直到今天我国的一些小工厂还在使用。

但这是一种对手工依赖很高的“手艺活”,所以土八路制造的手榴弹,只要大体合格,细节上就完全是随心所欲了。没有经过训练的兵工战士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印象派或者野兽派的手榴弹来。

这算粗制滥造吗?对于那个时候我们的前辈,这似乎更像是一种令人景仰的传奇。这样的武器尽管是简陋的,却是在实战中十分有效的。

八路军老战士郭进财(冀南军区第七分区二十四团战士)曾对《华西都市报》的记者讲述了手榴弹在作战中的重要作用 --

“他打鬼子的第二个月,接到炸碉堡的任务后,不容多想,他就和战友们上了前线。

鬼子站在碉堡里,居高临下,又有机枪,硬拼是绝对不行的,一切行动都要等到鬼子放松戒备的时候。为了躲避子弹,没有坦克的八路军就地取材,将三床棉被用水浸湿润,绑在一张大桌子上,一辆土坦克就诞生了。

天黑后,鬼子的视野下降,正是进攻的最好时候。郭进财和战友们扛着土坦克开始行动了。因为年轻力壮,郭进财双手举着一只桌腿走在外面。冲过铁丝网时,鬼子发现了他们,用枪疯狂扫射,他们冒着子弹往碉堡那边冲。

在掩护战友扔手榴弹时,郭进财感到背部遭受了一下猛击,一颗子弹打进了他背着的被子里,停留在距离他背部十厘米的地方。”快跑!”他还没缓过劲儿来,战友就将拉过弦的手榴弹扔进了碉堡里。

背后轰的一声,碉堡里的鬼子被炸死了。除了机枪、掷弹筒等武器,还有粮食。八路军自己留一部分,其他的,都分给了附近的村民。“

可见,手榴弹在作战中对八路军来说是何等决定性的武器。

前些天在老八路朱良才将军家见到一枚留作纪念品的八路个性化手榴弹

这枚手榴弹的弹体,居然也铸出了预制破片纹路,而且,上面还有“反攻”两个清晰的汉字。

据说,这是1944年冬天制造的,那时,中国的大反攻,正在酝酿之中。

抚摸这两个字,就不仅仅是抚摸传奇了,还会有一丝感动。

--
免责声明:凡未注明原创的内容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文言迷 - Wenyanmi.com
文言迷 - Wenyanmi.com

Copyright © 48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十八史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2001862号-18

Top